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177|回复: 4

[推荐] 系列报道(一)“难侨妈妈”许丽华

[复制链接]

8

主题

3

回帖

268

积分

高中生

积分
268
发表于 2009-4-3 22:41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“难侨妈妈”许丽华   原作 李景源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登载 gdzhleo
 
——记一位为难侨脱贫奋斗了40载的好干部
 
     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,世界上被人民拥戴的政府,老百姓都称它的官员为父母官。广东省华侨农场的归侨难民爱把广东省侨办和难民办称作“归侨、难民之家”,把该办官员许丽华叫作“难侨妈妈”。联合国难民署也赞誉她为“难民的母亲”。
 
     许丽华本身是印尼归侨,当年是全国第一个自愿到农村去的归侨学生……退休前她是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副主任、省难民办主任,正厅级干部。1981年从海南岛兴隆华侨农场调省上任第一天,她就把广东36个华侨农场13万难民难侨的“脱贫”视为己任。上世纪80年代省政府曾下三道“金牌”要她任第一把手,她却三次“抗命”。她认为众农场13万归侨难民生活艰苦,农场问题很多,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,不要说“脱贫致富”,即使让这十几万人“安定团结”也是空话。她,要一心一意扑在归侨难民的脱贫工作上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知难而上  为侨请命
 
     20世纪50年代~70年代,亚洲有多次反华排华浪潮,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三次,总计有40万华侨、华人、难民被驱赶到中国。当时,新中国建国不久,自身有褚多困难,但中央政府象一个伟大的母亲敞开胸怀对这些归侨难侨救助安置,在广东、福建、广西、海南、江西五省,新建了86个华侨农场,让他们食、住、工作有了基本的保障。广东是重点侨乡,接受归侨难民自然也占多数,共办了36个华侨农场,安置了13万归侨难民。
 
     由于农场先天条件不足,基础设施薄弱,经营管理落后,加上体制约束,人的潜能得不到发挥,这些农场一直亏损,长期靠国家补贴。虽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,将农场企业、农田、果园、茶园全部承包给场员,但由于大部分华侨农场地处粤北、粤西、粤东的边远落后地区,加之难侨难民在海外多为小商小贩、工人、职员,农业生产非他们所长,故承包后效益不升反降。如清远侨场改制前农场企业月薪有200元,改制后只拿到100元,甚至身无分文;而承包农田、茶园、果园的收入也大不如前,全家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。原来华侨农场场员收入水平均高于周边农村的,转制后反过来落后于周边地区农民,与广东省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,基层政府视华侨农场为包袱。不少难民难侨看不到前途,要求到大城市或出港出国。许丽华调到省侨办后,不畏困难,毅然接手此项被许多人视为烫手山芋的老大难工作。
 
      许丽华在兴隆华侨农场工作17年,由一个普通劳动者干到农场党委副书记,再当省侨办副主任,对解决难民难侨脱贫问题最有发言权。然而,时值“文革”结束不久,左的影响还严重存在,一些好的建议难以推行。但她坚信“带领人民脱贫致富”是党中央的既定方针,问题终可解决。她深入各个农场,进行扎实的调查研究,积极向中央、省反映存在的问题,大胆披露问题的症结。通过调查研究,她对解决难侨难民的脱贫问题,准备好了一套成熟的意见。
 
     1984年10月20日全国侨办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。当总书记胡耀邦、国务院副总理谷牧、全国人大副主任叶飞到场亲听汇报,面对如此场面,许丽华侃侃而谈。胡总书记越听越有兴趣,干脆宣布取消发言时限,让她敞开畅谈。
 
     胡总书记问:“广东华侨农场最多,归侨难民也最多,你说说他们的生活苦不苦?”
     许丽华回答:“苦呀!” 
     胡总书记问:“你说说苦在哪里,原因在哪里?”
 
许丽华抛开稿子说;“生产项目传统单一,与市场严重脱节;生产技术手段落后,经济效益低,制度僵化;归侨难民被捆在农场土地上,不能发挥潜能;税务又重,而归侨难民由于子女多,对新环境、新职业、新生活不适应。现在改革开放,农场面对市场经济,多数人措手不及。住房破旧狭小,日子比原来困难,只保三餐温饱……”许丽华把解决归侨难民脱贫问题的系统意见,都在会上摆了出来。
 
     胡总书记连说:“讲得好!讲得好!”停顿一会,又提高嗓音说;“共产党员就是要讲真话,办实事。要为民请命,为侨请命!”
 
     会上胡总书记对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开放和扶持农场经济发展,税务减免,重视使用归侨干部,解决归侨难民疾苦,调整部分归侨难民回城问题都作了重要决策和指示,这就使地方政府制定具体政策有所遵循。
 
     1984年12月19日,广东省政府根据中央的总方针总政策颁布了《关于归侨、难民职工及其子女安置的若干规定》,共七项,其重点有:
——华侨农场兴办企业及引进外资,应优先吸收归侨难民子女就业。
 
——所有华侨系统的企业和单位,吸收新职工时应安排归侨难民及其子女,非技术工种更应放宽条件。华侨系统的单位和企业在经济特区的亦将准予调入。
 
——归侨难民子女自谋职业有困难,可吸收为农场合同制职工。
 
——配偶及其子女,属农村户口要求迁居农场,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,符合条件的吸收为合同制职工。
 
——原工种不对口的,原则上要按专业对口安排。要求调往市镇工作的,如有接收单位可以调动,家属可以随迁。
 
——到城镇投亲靠友可停职留薪。
 
——从事工商业者免征所得税二年;从事劳务、服务、维修行业者免征营业税二年。
 
     随后,中央又多次拨出专款和免去广东华侨农场积欠银行贷款14.9亿元,扶持农场的发展。广东省政府还一次性批准5000名难民子女进城入户。
 
     胡耀邦总书记的指示、广东省政府的政策实施,让归侨难民看作是脱贫致富的路线图,无不欢欣鼓舞,奔走相告。有的放鞭炮庆祝、有的抛斗笠欢呼,有的拥抱相庆,齐声同唱共产党好,人民政府好。
 
     1984年到1995年的10年间,广东省共有5000多名归侨难民及其子女通过调整安置、投亲靠友入户城镇,6%难侨难民从“乡下人”变为“城里人”。在农场担任党委和管委会领导干部的,各个农场都有3~5人,在管理区担任干部的就更多了;调到省市县党政机关当干部的也为数不少;有条件申请出港出国的全部批准。
 
     如今,印尼归侨李嘉位的三个儿女原落户蕉岭华侨农场,大女儿调到梅州市当上了侨联主席;二儿子调到了省政府机关当处长;大儿子在珠海经商,个人资产超千万元。马来西亚难侨子女张伟荣,原落户陆丰华侨农场,1982年全家迁到珠海,父母在拱北中旅任职,他自己经营“得一超市”,由1家发展到20家,总规模达5万平米,资产已超1亿元人民币。

366

主题

2274

回帖

17万

积分

管理员

小掌柜

积分
171156
QQ
发表于 2009-4-4 16:13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[BR]一,看完,辛苦楼主 [BR]在兴隆工作17年,一定很有感情吧,不知道有没有回过兴隆,关注兴隆的发展
欢迎光临我的淘宝美国代购小店 http://shop34675660.taobao.com/

138

主题

1381

回帖

9万

积分

版主

老顽童

积分
91734
QQ
发表于 2009-4-4 21:36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感人至深,對許主任的處事為人,我深感敬佩,那些成千上萬被安置到各大城市的歸僑知情、歸僑、難僑及其子女們,請不要忘記這個大恩人。感謝樓主,也感謝片,辛苦啦請[EM280]
人生感悟——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

14

主题

91

回帖

870

积分

大学生

积分
870
QQ
发表于 2009-6-1 14:30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[EM285]
幸福自己争取!

14

主题

91

回帖

870

积分

大学生

积分
870
QQ
发表于 2009-6-1 14:31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[EM284]
幸福自己争取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Archiver|简易系列插件|PLY系列插件|兴隆网 ( 粤ICP备16044929号-1 )

GMT+8, 2024-5-20 16:25 , Processed in 0.086024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